11月28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智行首款轿车智界S7,定位纯电中大型轿车,是华为与奇瑞合作打造的智选车型。新车除了搭载华为途灵智能底盘以及HarmonyOS 4智能座舱、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等智能科技外,还搭载了全新华为“巨鲸”800V碳化硅高压电池平台,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15km,CLTC综合续航达855km。
在A股市场,“智界效应”一举推高了高压快充和碳化硅两大板块。
里程焦虑是电动车消费者主要担心的问题之一,而快充技术是解决电车续航焦虑的重要路径之一。快充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整车充电功率,包括大电流及高电压两种方式。而高压快充相较于大电流快充,具有高效充电区间更大、功率峰值更高、技术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等优势,成为引领快速补能的主流趋势。近年来,高压快充路线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高压平台车型。
2023年以来,国内车企包括比亚迪、长安、小鹏、北汽、长城、理想和极氪等纷纷推出高压快充车型,充电倍率可达到3C-4C,充电10min续航可增加200km以上。随着多个新车型在23年下半年和24年逐步上市,电动车有望正式开启高压快充时代。
此外,2023年8月16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可做到充电10分钟行驶800里。神行超充电池将在2023年底量产,将进一步推动高压快充技术的渗透率提升。
不过,在电驱系统方面,高压平台对其绝缘能力、耐压能级等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主流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硅(Si)基IGBT的耐压等级在600-750V,当电压超过800V时其存在损耗高、效率低的缺点。而宽禁带、耐高压、低损耗的碳化硅(SiC)基MOSFET,能够满足相应要求,有望部分取代硅基IGBT在电控领域的应用。
从目前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看,碳化硅上车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已有小鹏G6、极氪X、智己LS6等多款20-25万元价格段的标配碳化硅车型上市,未来仍将有同价格段车型如极氪007等上市。
目前来看,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及规划陆续推出、宁德时代4C超充电池加速超充趋势落地,超充桩建设成为高压快充推广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优化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相关文件,从政策层面持续积极推进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28日的发布会上,华为余承东表示,在鸿蒙智行充电服务方面,实现全国覆盖超过340个城市、4500个高速充电站、70万个公共充电枪,预计2024年底布局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
关于800V高压快充详细的投资逻辑,以及核心受益方向和代表公司,我们制作了专题《高压快充时代加速开启》,有需要的小伙伴,欢迎免费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