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16日,在武汉车谷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进行到第二天。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院长贾可博士发布了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公约数服务平台。
巅峰演讲环节,十多位嘉宾轮流登台,各自带来精彩纷呈的内容。尖峰辩论环节,共有五场主题辩论,话题分别涉及企业竞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品牌打造、产品定义等内容。
此外,当晚还举办了蓝皮书之夜(CABF2023 NIGHT )轩辕之学铃轩2期毕业典礼。
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公约数服务平台发布
都说电动化是汽车行业转型的上半场,智能化是汽车行业转型的下半场。
上午,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之学校长,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院长贾可博士发布了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公约数服务平台。

2022年12月,轩辕之学成立智能化研究院。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的创始成员包括地平线、舜宇光学、中科创达、美行科技、So.Car等企业,大家根据行业痛点,决心向行业推出加速智能驾驶产品开发的“公约数”服务平台。
此次发布的“公约数”服务平台,就是希望通过轩辕之学智能化研究院整合业内资源,打造智能驾驶基础设施,为行业提供高性价比、快速响应的标准化产品及服务,包括:定位建图能力,智能计算方案,场景体验评测、硬件及工程化能力。
巅峰演讲以及主题辩论
新物种研究院院长、商业思想家吴伯凡,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首席营销官CMO李鹏程、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巩月琼,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岚图汽车CEO卢放等嘉宾进行了精彩演讲。他们的演讲内容涉及市场竞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品牌打造、产品定义、氢能等多个话题。
什么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形成?最终具体到底怎么落地?现在的人车关系与过去相比有何变化?面临这些灵魂拷问,不少车企负责人都说了自己的心声。李鹏程认为:“整个汽车行业到了一个全新阶段,这个阶段跟五年前,十年前行业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他表示,车已经被重构,从过去的燃油驱动到今天的电动驱动,这还只是驱动方式的变化,更多是变得更加智能;而人车关系也被重构。李鹏程认为之前人和车之间是一个很单向的驾驭关系,“你要认认真真驾驶车辆从A地到B地,车完成你移动的功能,整个过程中跟它进行单向交流。”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今天的智能汽车时代,其实早已经从单向交流变成双向交流,为什么讲智能座舱,语音控制,因为车一定程度上开始承载一些情感的东西,人和车之间可以交流。甚至现在很多人愿意和车机对话,车机慢慢理解你,这是发生的变化。”
“无人驾驶真的是忽悠吗?”
曾经,自动驾驶被许多人认为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但L3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由于技术、体验和成本等原因久久难以落地。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趋于理性,资本也在趋向理性,逐步意识到应该进行商业化的落地,脚踏实地实现商业闭环。那么,比人驾驶更安全、高效、舒适、高适用度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在五年内出现吗?L3以上自动驾驶技术要解决的难点,有哪几方面?

“智舱还以屏幕为中心吗?”
最近,智能座舱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屏幕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刷新率和分辨率提升。有的车企甚至把中控大屏幕作为汽车的卖点来宣传。那么,汽车上液晶屏是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呢?智能座舱的“终极”交互方案,是不是应该以大屏为中心呢?

“没有发动机还能高端吗?”
燃油车时代,豪华车的第一属性是搭载大排量、多气缸发动机,但是到了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对于何为高端何为豪华,电动汽车时代的年轻消费者可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标准。新时代高端、豪华的内涵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汽车工业,将会有哪些变化?

“场景或尺寸细分谁为主?”
以前车企去构建产品组合,就是按照排量和车身尺寸来分。现在是新汽车时代,汽车的品类已经变了。电驱改变了能源结构,也随之丰富了汽车的使用场景。场景逻辑导入以后,很多时候,尺寸逻辑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场景细分可能就会变得更重要。在用车场景裂变之后,尺寸细分和场景细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产品定义基于场景细分逻辑,那车企要在哪些方面发生改变?